广西激发新时代创作活力 推动红色文艺创作
11件美术作品入选国家级创作工程或被国家级展馆收藏,19首歌曲入选全国性创作征集,65台好戏抒写建党百年伟大征程,18000多名基层群众演员参与,全区基层汇演红色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……在建党百年之际,广西文坛艺苑繁花似锦,这是壮乡儿女听党话、感党恩、坚定不移永远跟党走的艺术展现,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薪火相传的生动实践。
Read More11件美术作品入选国家级创作工程或被国家级展馆收藏,19首歌曲入选全国性创作征集,65台好戏抒写建党百年伟大征程,18000多名基层群众演员参与,全区基层汇演红色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……在建党百年之际,广西文坛艺苑繁花似锦,这是壮乡儿女听党话、感党恩、坚定不移永远跟党走的艺术展现,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薪火相传的生动实践。
Read More作者:李志敏(江西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副主任、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)
Read More【热点观察】 创新不等于恶搞 突围不等于割裂“丑书”作怪缘于对中国书法经典的漠视
Read More作者:林玉箫、仲呈祥(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讲师,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)
Read More作者:朱恒夫(上海师范大学教授、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) 今年是昆曲成功申遗20周年,就昆曲本身来讲,自申遗成功之后到今天的20年里,变化是巨大的。从事昆剧演出的剧团增加了很多,如永嘉昆剧团、昆山当代昆剧院和台湾的台湾昆剧团、台北昆剧团、兰庭昆剧团,昆曲成了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。以北京昆曲研习社、北京国际曲社陶然分社、上海昆曲研习社为代表的各地曲社也产生了六七十个,而昆曲从业人员中,年轻人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长。这是可喜的成绩。
Read More“红岩上红梅开,千里冰霜脚下踩,三九严寒何所惧,一片丹心向阳开。”一曲脍炙人口的《红梅赞》,唱出了革命烈士江姐的高贵品格。8月28日至30日,中国歌剧舞剧院重排的经典民族歌剧《江姐》(2021 版)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。江姐的感人事迹和艺术家们的倾情演绎,感动了现场观众。
Read More中新网北京8月31日电 (记者 应妮)针对文化文物单位进行文创开发中面临的种种痛点,文化和旅游部、中央宣传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市场监管总局、国家文物局、国家知识产权局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。
Read More剧本杀游戏以逻辑推理为核心,玩家们以第一人称视角围绕剧情进行人物关系还原、互动交流、探讨、交换线索,共同揭开秘密或发现凶手。在国内发展至今,剧本杀无论是线上App还是线下实景,都已成为年轻人社交娱乐生活中的“新宠”。
Read More图为青海黄河流域。 李玉峰 摄 中新网西宁8月31日电 (胡友军张添福)千百年来,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、河洛文化、关中文化、齐鲁文化等。而在黄河发源省份青海,河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首次立法保护包括传统戏剧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、城址遗存、手稿抄本在内的河湟文化。
Read More近日,北京古都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。这是北京古都学会在专业影像研究领域的一次垂直探索,旨在通过对近现代影像在图像学、历史学、文献学、北京学等交叉领域的研究,深度发掘影像的文化表达,推动北京“一城三带”等领域的文化挖掘。
Read More